该页面存在於Google的搜寻结果内
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、深化改革。
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城市正积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,
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,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。
成都高新区目前聚集了18万户市场主体,
其营商环境水平的高低将
很大程度地影响整个城市的口碑。
2019年初,成都明确今年为
“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”。
成都的目标是:
打造一个与经济体量相当的营商环境,
在世界银行年度营商环境报告中“跻身前四十”。
为此,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
更有责任率先建立起与其战略地位相匹配的营商环境,
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。
30余年间快速崛起 聚集18万户市场主体
新生
1988年,成都高新区从成都南边的一片农田上启航,
怀揣着“发展高科技,实现产业化”的梦想,
从最初的2.5平方公里“长大”到613平方公里,
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1600万元提升
至2018年的1877.7亿元,增长1万多倍;
同时,区内聚集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,
包括数量众多的高新企业,128家世界500强企业,
“投资西部、首选成都;
投资成都,首选高新”成为共识。
摄影杜杜 ▲
今年上半年,高新区依旧出色:
地区生产总值达882.2亿元、增长9%。其中,对外贸易持续扩大,进出口总额达1903.9亿元、增长22%,约占四川全省的62.8%,主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。
何来如此表现?
主要得益于高标准的企业服务、高质量供给产业要素、高品质的城市环境、高效能的政府治理,使得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,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,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,正全力冲刺全年2000亿元的目标。
企业强,城市才能强。成都高新区深知,要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一定要聚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。因此,必须“跳起摸高”,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,探索出一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新路。
眼下,一场全面而系统的升级改造已然开启。根据近日公布的《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(2019~2020年)》(后称《行动方案》),成都高新区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和国家发改委营商报告,全面补短板、强弱项,力争今年内企业、项目、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,到明年年底,智慧服务型数字政府总体建成,营商环境指标在全国高新区成为“标杆”。
拓展“首证通”应用范围 激发更多市场活力
创新
经过31年的淬炼,
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一套“工作价值观”
——服务至上、追求卓越、专业化思维、创新担当、
行动胜于一切、简单正直、团结协作。
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引,
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推“首证通”行政审批改革,
可以说水到渠成。
成都高新区首推“首证通”行政审批改革 ▲
“首证通”,打通“先照后证”改革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不断解决新矛盾、新问题,推行“首证通”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通“先照后证”改革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系统性地解决“准入不准营”“办照容易办证难”等新问题。
最能影响市场主体开办经营的行政许可或备案,即是“首证”,“首证通”就是后续其他行政审批即“后证”据此跟进,不需要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,只做合规性审查。
”
每个行业都可以确定“首证”。经过一年多的探索,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。目前,基于“首证通”模式,已在餐饮、道路货物运输、网络预约出租车、医疗美容等多个行业开展了有力探索,共惠及各类市场主体5000余家。
“改”得更深入、效果更突出
目前,成都高新区正在研究将信用数据运用在告知承诺环节,推动“首证通”改革与“诚信通”试验深度融合。根据《行动方案》,成都高新区今年内将在多个行业应用“首证通”,围绕“最关键环节”进行重点突破。
接下来,成都高新区网络理政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“首证通”改革内涵调研,进一步明确“首证”的定义和确定原则,同时,积极拓展改革成果应用的领域和广度,不仅要惠及更多行业领域,还要力争尽快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。
下硬功夫打造软环境 避免“蜻蜓点水”
革新
服务做得好不好,“时间”是一面镜子。
当下,高新区已经达到3天之内开办企业的水平
——从国家层面来讲,
今年企业注册开办时间要
从去年要求的8.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;
从成都市级层面来看,
今年的目标是3至5个工作日。
换句话说,高新区已完成“基础任务”。
改革行至中流击水处,不进则退,对成都高新区而言,紧迫感不仅源自更高的战略目标,更来自与先进对标后的“自我剖析和革新”。成都高新区分析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先进城市的经验,如何实现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,压缩时间的关键在于线上系统。
除注册登记外,开办企业还需完成申领税务发票、刻制公章两个环节,要完成三个环节将浪费大量时间。如何弥合这一差距?《行动方案》直指“流程再造”——
▶ 将三个环节压缩至一个环节,实现税务发票、公章与营业执照“一并发放”,确保企业开放“8小时办好”。
▶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这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高新区提出“80个工作日办结”的目标,在市级要求下再次自我加压,往前迈进了10天。
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,避免“蜻蜓点水、浅尝辄止”
”
延展阅读:“自贸通”
图据成都日报
科技赋能整合资源 让服务更有“智慧”
谋新
18万户市场主体,既显示出高新区的吸引力,
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。
“小政府”提供“大服务”,
精准和高效十分重要。
关键是怎么做?
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深化“互联网+”,
构建智慧型、数字化政府,
成为地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选择。
摄影白熙 ▲
有“智慧”的,不止于此
今年7月,由成都高新区税务局与阿里巴巴合作研发的移动服务新平台——“税企掌上通”正式启用,通过税务AI机器人、智能群组和在线直播等科技手段,大幅提升税务征纳服务效率。
点赞丨AI黑科技提效税企服务!成都高新“税企掌上通”了解一下
值得注意的是,《行动方案》除进一步强化智能办税外,还囊括深化“智慧海关”建设、建立不动产“网上(掌上)登记中心”等举措,同时,更释放出强烈的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信号。放大来看,通过科技赋能,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,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。
发起“数据大会战”
早在今年6月,成都高新区就发起了“数据大会战”,将改革重心对准政务数据这个“富矿”,希望到11月底,实现各部门数据全面接入高新智慧治理中心,为更大范围的并联审批做好“数据”基础。
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,比部门间有形的数据壁垒更难打破的,是工作人员无形的思维禁锢。深入推广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数字化思维的建立。在新的思维方式下,各个部门能够探索创新型应用,让数据活起来。
”
优惠政策一窗通办 提升企业“获得感”
出新
眼下,成都高新自贸办正通过
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市场调研等多种渠道和方式,
积极提升“自贸通”知晓度,
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取服务。
值得注意的是,让好的政策惠及更多企业,
成为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提高企业对涉企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
根据《行动方案》,其将在区级政务大厅设立涉企优惠政策办理事项专窗,及时梳理发布涉企优惠政策清单,建立以事项为基础的政策归类、发布、查询和受理机制,逐步实现涉企优惠政策相关事项“一口受理、一窗通办、一网查询”。成都高新区希望通过“一窗通办”,推动政策办理对象规范化、阳光化,进一步完善要素供给体系。
成都高新区希望,让惠企政策精准“赋能”企业成长。《行动方案》明确,将编制“机会清单”,定期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,以具体项目需要引导创新要素聚集到新经济领域和新产业赛道,让优质企业成长发展成为“城市合伙人”。
构建多方参与、共同治理的“业界共治”
作为成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,成都高新区一直将产业培育视作“生命线工程”,其实现路径正是通过实施企业四级梯度培育,加快形成梯次递进、成长有序、生态良好的创新型企业群落。因“企”施策,意味着不能再走单纯依靠政府主导的“老路”,需要更灵活、更深入的方式。
实践中,成都高新区构建了一种由政府、企业界、市场、专家等多方参与、共同治理的“业界共治”模式。
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竞争力
新篇
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主体。
成都高新区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
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,
“一定要聚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。”
如今,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高新区的“王牌”,
更是成都冲刺万亿级产业的重要支撑。
未来,成都高新区还将下大力气,
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圈。
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上,只有把营商环境搞好了,企业才能做大做强,城市才能更好发展。我们想要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国际化营商环境就是必不可少的土壤。
”
事实上,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“爆款”频出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《流浪地球》《王者荣耀》《十万个冷笑话》等IP背后,各类企业均表现出强劲的成长性,逐渐汇聚成高新区又一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名片。
这些大咖,这样说……
●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:
“王者荣耀是成都团队创造的一个惊喜,是成都送给腾讯的一个礼物。”
● 腾讯成都公司副总经理林夏:
“人才优势、产业优势都很重要。同时,成都高新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也很好,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。”
● 《十万个冷笑话》导演、成都艾尔平方联合创始人李姝洁:
“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大家都很快乐,对文创创业者有天然的吸引力。在高新生活工作的点滴,也化作创作灵感,融入团队第一部原创作品《汉化日记》中。”
得益于成都“天府之国”“休闲之都”的魅力,高新区吸引着天下英才,最新公布的《行动方案》也进一步明确,将回归人本需求,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助推区域竞争力再上新台阶。
于成都而言,走到开放前沿,
必然需要以更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投资者,
而成都高新区,
无疑将是走在最前的代表——
通过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,
以更大的决心、力度和勇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
集聚一批高能级企业,
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。
信息来源:每经网
编辑:严沁珂
转载请注明来源:“成都高新”微信公众号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成都高新
转载请注明:聚焦 | 冲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!成都高新区探寻营商环境“更优解” | 网媒推 WangMeiTui.Com
